close

  楚天金報訊 據新華社電 偽造租賃合同和工齡,在3年時間里“掉包”23套公有住房獲利。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梁溪房管所房管員張永良,利用管理漏洞買賣公房,成為監守自盜的“房耗子”。而記者最近調查發現,全國多地公房管理漏洞重重,一些公房的家底、出租和銷售都是“糊塗賬”。
  小職員騙取價值千萬公房
  公房是指政府及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興建的住宅,房改房就是已購公房。按照相關程序,公房租賃和買賣須進行嚴格審批。張永良為還賭債,打起了手中管理的公房的主意。2010年初,他找到好友楊某,說自己想買一套便宜的房改房,可是沒有合適的職工身份,想讓楊某代買。事實上,當時,張永良下手的那套公房依然有人租住且租期未滿,不能馬上變賣,但辦來房產證和土地證後便可向銀行抵押貸款再變現。
  隨後,利用自己是內部管理人員的便利,張永良將楊某各種證件和偽造的材料送到房管局,再讓原產權單位放棄產權,最後將房屋過戶,接著又拿著房產證到銀行抵押貸款。由於房管所、房屋產權所屬單位及市房管局等都未核實包含承租人信息的“房產底冊”,張永良一路過關。在承租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,張永良利用楊某身份和偽造證件花2.5萬元低價買來的房改房,被轉手到銀行抵押了30萬元。此後,這個連股級幹部都不算的普通職工,又用同樣的方法“變現”13套公房、騙取了其他房管所管理的9套房改房,總案值在千萬元以上。
  多層審核變成“走過場”
  按照公房管理相關規定,購買公房的人必須是原承租人,且必須符合購買政策。購買公房最少經過三到五個程序,每道程序都應該核對承租人底冊清單。面對如此嚴格的程序,張永良怎麼可能得手?據辦案人員孫兵介紹,房屋產權監理評估窗口接到張永良遞交的偽造材料後,看到是老業務員,就沒有核對承租人底單,僅審核了房屋計價,後面的每一個審核程序也是如此,成為“走過場”。
 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認為,因為公房改革後期的諸多工作沒有到位,公房日漸成為城市房產管理“被遺忘的角落”,漏洞多多。此外,房屋原產權單位對“家底”也含糊不清。比如張永良在梁溪房管所的內勤底冊上看到,某建築公司有幾處房改房是由西園裡房管所管理的,但他對建築公司謊稱這幾套房子是他所在的梁溪房管所管理的,並偽造了購房材料,於是4套公房得以“變現”。對此,胡志剛說,公房年代久遠,不少單位多次更換負責人,公產有多少就是一筆糊塗賬。
  公房“家底”亟待摸清
  據瞭解,無錫“房耗子”並非個案,杭州就曾發生多名工作人員鑽公房管理漏洞騙取拆遷補償款案。有地方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,公房管理存在主體混亂的問題。市屬公房由市公房管理中心管理,區級公房由相關經營公司管理,而有些地方區縣公房又由房管處管理。這些公房均有各單位自行設定的程序和條件對外招租,價格也是各單位自定,管理主體不明,直接導致公房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筆“爛賬”。
  當前,各地的公房不僅數量龐大,且不少直管公房都地處城市開發的黃金地段,市值十分可觀。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,2012年,北京市有直管公房1000多萬平方米,占全市房屋總量的3.5%;此次發案的無錫市直管公房至少尚存萬套……但這些數字要麼是沒有及時更新,要麼都是估算,記者隨機咨詢了東部多個城市公房管理部門,相關人員多無法給出詳細數據。無錫市審計局在審查市區內公房管理狀況後指出,相關部門應全面梳理和清查,摸清公房底數和變動增減情況,並完善直管公房管理體系和監督機制。
  (原標題:房管員3年掉包23套公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14clal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